同时,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山东省SO2、NO2持续改善,但PM2.5、PM10均出现反弹,尤其是PM10反弹最为明显。

听到这里,省环保厅副巡视员胡和林插话:但是企业是未批先建,没有任何手续就让他们干?马林解释说,主要是企业的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一直没有落实,但是园区要求企业今年底必须搬迁,企业就提出能否先做土建。省环保厅信访办相关同志当场指出,他们出面联系街道,也联系不到相关负责人

节前需求减少,渠道备货为主!

没想到这件事反映到县里,第二天就处理了县环保局那几位执法人员,理由是对企业的问题查处不力。不管领导当时多么信誓旦旦理直气壮,到了追责的时候,都躲了,推了。只是,让共识成为现实,障碍很多。比如媒体曝光了一个企业非法排污,不管是否涉及环境监管责任,有关部门都会跟进,直到查出问题为止。某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要是都追究,将会涉及很多人。

最近到基层环保部门调研采访,不管最初的话题是什么,总会自然而然地谈到问责。现在恐怕很难有这样的事情了,因为在有的地方,一旦媒体曝光,首先要拿环保部门是问。中国成功地在降低单位GDP能耗的同时,降低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当天,中国环境保护部和联合国环境署在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共同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出席报告发布会时说,中国的生态文明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将绿色理念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注重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鼓励公众生活、消费方式绿色化。中国环境保护部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6日发布的报告说,中国成功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将帮助中国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每年地级市空气优良天数将超过80%。

报告说,生态文明作为十三五规划的一部分,中国承诺到2020年将用水量减少23%,能源消耗减少1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8%。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城镇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105亿平方米,约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的38%。

节前需求减少,渠道备货为主!

中国还建成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公众很少能想到的是,一般汽油在储运销过程中的任何暴露操作,气体减压释放,设备渗漏,以及其他非正常情况下,都会产生油气排放。夏季首要污染物还真是臭氧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检测中心5月24日的预报显示,5月25日至28日连续4天,北京市污染扩散条件将由比较有利转为一般,空气质量也将受此影响由优、良好转为中度污染。据介绍,北京市从2013年开始监测臭氧污染物以来,发现臭氧超标天数占总超标天数比例有增加的趋势。

好臭氧还是坏臭氧在很多人的认识中,臭氧是需要保护的。此外,与PM2.5呈细颗粒状不同,臭氧是以气体的状态存在的,就预防器具而言,仅有带吸附功能的口罩有一些效果。(光明日报北京5月25日电 光明日报记者 董城)。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技术员陈晨介绍,臭氧的主要来源是空气当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即VOC),二者在日照充足、空气干燥的条件下就可生成臭氧。

怎么一下子又成污染物了呢?由此发端,人类赖以生存并需要大力保护的臭氧层和臭氧污染是一回事吗?陈晨解释,用比较通俗的说法,臭氧层集中在很高的高空,其主要作用是吸收和阻挡紫外线,由于离人类太远,不会造成任何伤害,因此可以说是好臭氧。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权威部门对未来空气质量的研判,还是此前已经产生的监测数据,连日来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确实都是臭氧。

节前需求减少,渠道备货为主!

但是,臭氧污染主要集中在中度污染等级以下,通常不会达到重度污染水平。因而,臭氧污染多发于夏季,北京市多发于5月至9月。

按此推理,选择在夏季的中午进行户外活动,是不明智的。因此,除加强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力度之外,切实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特别是油气排放,也是减少臭氧污染的重要方法。目前,北京市已经启动了油气回收治理改造工程,完成了全市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的油气回收治理改造,此举或将为持续改善首都空气质量发挥重要功用。尾气、油气都应该管住近年来逐渐强烈的臭氧污染来自哪里,又该怎样防治?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副调研员吴迪解释,机动车排放、燃料燃烧都会产生氮氧化物,石化生产排放、油气挥发、机动车排放以及涂料使用释放都会产生VOC。油气作为挥发性有机物的一种,也是臭氧污染的来源之一。在环境保护部门和专家学者眼中,网络流传的说法是否成立?臭氧污染是怎样形成的?臭氧污染是否能够防治?带着公众的疑问,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因此,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是臭氧的重要前体物。网闻回放近段时间,臭氧超越PM2.5成北京首要污染物的说法在互联网上流传。

研究表明,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分别占各类污染物总量的86%、32%、56%。由此认识,控制机动车排放污染,不仅是减少PM2.5的重要方式,而且也是遏制臭氧污染的主要途径。

而带有污染性的臭氧,则是指近地面的臭氧。数据显示,2015年5至8月间,北京市的首要污染物也是臭氧。

针对公众提出的如何规避臭氧污染问题,专家指出,最好的办法是错峰出行,即尽量在高温和强光照的时间待在室内应该说,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在贯彻落实过程中需要匹配最科学合理的施政思路。环保听证会须邀请反对派代表参加,不仅能解决一些久拖不决的环境信访问题,而且最终形成了令群众比较满意、企业能够接受、政府部门表示支持的圆桌意见。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带来力度。

唯有如此,才能形成一个群众赢得环境、企业赢得发展、政府赢得民心的多赢局面。长期以来,许多积重已久的顽疾和不时出现的新问题往往都是由老的思路、常规的办法难以奏效造成的。

因此,要创新环保执法方式,就必须从环境准入机制、市场化运作机制、环保投入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环境应急机制和政绩考核机制入手,积极探索和创新环保机制,而这些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涌现新思路并提高执行力的过程。对于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稿拟设定的制度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益的,办法明确规定,应当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

环保部明确提出,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事项,同时,规范性文件拟设定的制度影响公民等利益的要广泛征求意见。二是环保信访问题处理的信息不对称,当事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缺少相互沟通的有效平台,往往导致不该产生的环境纠纷产生了,原本较小的环境问题变得复杂了。

环保听证邀请反对派代表的做法,已逐渐成为环保执法活动中流行的新概念,并吸引越来越多理性关注的目光。要实现环保执法方式的转变,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从仅仅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而环保听证听取不同声音作为破解现实问题的利器,恰恰在于创新的思路,创新的办法。必要时,应当通过环保部网站、中国环境报或者其他媒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5月25日《法制日报》)。

面对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必须努力创新环保工作新思路,注重倾听不同的利益诉求,用与时俱进的绿色执政理念来构建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尽管环境保护工作也不断得到加强,但环境信访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究其原因,固然有少数企业的环保意识淡薄,少数地方政府与相关企业存在利益关系等因素,但其中有两个客观原因不能忽视:一是环保部门执法上的力不从心,对疑难环境问题的处理往往是孤军奋战、执法效能有待提高,只能呼吁再呼吁,协调再协调,对某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应对乏力。靠制度设计破解环保之困,这不仅是思路创新的结果,而且也是体现环保执法力度的根本保证。

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在贯彻落实过程中需要匹配最科学合理的施政思路,靠制度设计破解环保之困环保部日前公开发布了《环境保护部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将从6月1日起施行面对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必须努力创新环保工作新思路,注重倾听不同的利益诉求,用与时俱进的绿色执政理念来构建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社会。